首頁 新聞 國內 聚焦 教育 關注 熱點 要聞 民生1+1 國內

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綜合 >

【文明執法】全國唯一江河治理典型案例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來源:廣西日報    發布時間:2022-10-24 08:30:13

秋日漓江,江水澄澈,兩岸青山如畫。漓江兩岸,三三兩兩的垂釣者悠然而坐,時有游泳者水中暢游,打破江面的平靜。

近日,記者跟隨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綜合執法支隊對桂林市區漓江段開展日常巡查,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好環境離不開嚴格執法,執法支隊就是守護漓江山水的忠誠“衛士”。2021年,漓江保護經驗成為全國唯一江河治理典型案例獲國務院通報表揚,今年8月,執法支隊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亂建亂堆、亂砍亂采、亂挖亂倒、亂捕亂養,這都是支隊的日常巡查重點。“執法難免得罪人,要敢于亮劍。”談起工作,支隊黨支部書記、支隊長劉環美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2019年針對漓江“黑筏”的一場執法讓劉環美記憶深刻。

“黑筏”逃避有關部門的監管、坑害游客權益,一度成為漓江旅游環境亟待解決的問題。2019年,在漓江祿坊洲水域,支隊二大隊教導員王志鋮帶領執法人員依法收繳“黑筏”時,當事人莫某某情緒激動,不僅帶人搶奪排筏,將王志鋮推入水中,而且把汽油澆到排筏上點燃,氣焰十分囂張。面對暴力,執法人員毫不退縮,最終莫某某等人受到了法律嚴懲。支隊大力開展漓江游覽排筏“三限四化”工作,游覽排筏由最初的5000余張壓縮至1210張,旅游經營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執法既要有勇氣,也要有智慧,更要有為民的暖心。2019年,漓江干流大圩段還剩下3家船餐館,但清理不是一件易事,影響到當地部分村民的生計。為此,執法隊員多次走訪船餐館業主,面對面聽取他們的想法和訴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為了解決船餐館部分員工的就業問題,支隊積極協調海事部門提供培訓,幫助他們考取筏工操作證并入職大圩排筏公司,解決后顧之憂。當年8月,3家船餐館全面清理拆除,徹底消除了漓江污染一大隱患,實現了漓江保護和沿江居民安居樂業和諧共生。近年來,該支隊多次收到沿岸群眾送來“文明執法心系群眾”等錦旗。

“雖然現在破壞漓江環境的行為越來越少了,但是絕不能放松警惕。”劉環美說。保護漓江,人人有責,必須形成共治共建合力,為此,支隊不僅要當好保護漓江的“戰斗員”,還要成為“聯絡員”“宣傳員”。

近年來,支隊積極聯手相關部門,以黨建為引領,探索創建“做到兩個維護呵護百里漓江”黨建聯盟,與公安、海事、農業農村等部門及漓江干流沿岸31個村黨支部結對共建,通過支部“手拉手”的方式,以系統思維推進漓江生態協同治理。

此外,支隊不斷創新宣傳方式,講好漓江保護故事,帶動沿岸群眾從“被動整治亂象”到“主動保護生態”的思想轉變,營造全民參與的漓江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漓江保護5G數字監控平臺已完成調試,將構建“天地空人”一體化生態保護體系。劉環美表示,下一步,支隊將以先進技術為依托,深入推進漓江精細化執法監管,牢記使命,為擦亮漓江山水這一金字招牌貢獻更大力量。(記者 李耿 傅清龍)

關鍵詞: 全國唯一江河治理典型案例 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 桂林市區漓江段 漓江保護經驗

頻道精選

首頁 | 城市快報 | 國內新聞 | 教育播報 | 在線訪談 | 本網原創 | 娛樂看點

Copyright @2008-2018 經貿網 版權所有 皖ICP備2022009963號-11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聯系郵箱:39 60 29 14 2 @qq.com

秋霞在线观看